流行性感冒
知多D
现在正值冬季,是感冒多发的季节,
尤其是流行性感冒,简称流感,
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
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:
现在正值冬季,是感冒多发的季节。在冬季的时候,由于温度变化很大,很多人如果没有做好保暖以及预防的工作的话,是很容易患上感冒的。感冒对于一些人群来说并不是什么大病,但是对于孕妇、儿童、老人这些弱势群体来说的话,感冒是很严重的。
得了流行性感冒有哪些表现?
潜伏期1~3天,可短至6h,长至4天。
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:
1.典型流感
急起高热,畏寒或寒战,头痛、身痛、乏力、食欲减退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而呼吸道症状轻微。少数患者可有鼻塞、流涕及畏光、流泪等眼部症状。咳嗽、胸骨后不适或烧灼、咽干、咽痛也较常见。体温可达40℃,面部潮红,咽部及结膜外眦部轻度充血。发热多于1~2天内达高峰,3~4天内热退,退热后呼吸道症状较明显并持续3~4天后消失,但乏力可持续1~2周。此型最常见。轻型患者发热不超过39℃,症状较轻,病程2~3天。
2.流感病毒性肺炎
流感病毒感染可以由单纯型转为肺炎型,或直接表现为肺炎型,典型的肺炎型流感发病后,高热持续不退,迅速出现呼吸困难、发绀、剧咳等症状;婴幼儿及老年人患流感常波及下呼吸道,尤以导致肺炎时病情严重,在因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小儿病例中约1/4为流感病毒引起。老年人流感肺炎和支气管炎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有增加,60~69岁组发生率为36%,70岁以上组高达73%。老年人流感肺炎往往缺乏初期症状,易被忽略,发现肺炎时常已伴明显脱水、酸中毒或意识障碍等危重情况。
3.胃肠型
胃肠型流感在儿童中常见,以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腹痛为主要症状,一般2~3天即可恢复。
流行性感冒后
注意什么?
在发病36小时或48小时内尽早在医生指导下开始抗流感病毒的药物治疗,并尽量在家里隔离治疗,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,外出或与他人接触时应主动戴上口罩,咳嗽、打喷嚏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,避免传染他人,保持房间通风,充分休息,多饮水,选择容易消化和富有营养的食物。另外医生会要求一些流感病人住院治疗,如妊娠中晚期妇女;流感前有一些慢性病因流感加重的病人;流感病情严重等。
(温馨提示: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物分为西药和中成药物两种,某些药物有可能对肝肾功能以及血压,血糖造成影响。建议和治疗原发病的药物错开服用。如果药品说明书上有明显的服药禁忌,则不能一起服用,中成药物在服用的同时不建议和其他滋补类中药一起服用。)
怎样预防流行性感冒?
如何预防??
1.保持卫生习惯
保持室内空气清新,注意通风;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勤洗手,尽量避免用手接触眼睛、鼻子和嘴,咳嗽、打喷嚏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;
2.避免疲劳
均衡营养、适量运动、保证睡眠充足、不吸烟,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;
3.少到公共场所
流感流行期间,尽量不到人多拥挤、空气流通不好的公共场所,到公共场所应戴口罩;
4.家里常备一些预防感冒的药。
例如:小柴胡冲剂、抗病毒口服液、板蓝根冲剂,蓝芩口服液等。
5.接种
接种时间:应根据流行季节而定。一般在流行季节前1~3个月内接种。
6.治未病
中医提高人体正气,调节免疫力,属于非特异性免疫,可抵挡绝大部分病原体的侵袭。
因此在冬令三九天时敷贴特定穴位,温补阳气,祛除寒邪,可以起到未雨绸缪,“夏病冬防”的作用。
感冒后不要吃
哪些食物?
1.忌甜腻食物
2.忌辛热食物辣椒、芥末等辛热食物助火生痰,使痰变粘稠,不易咳出,使头痛、鼻塞加重。
3.忌烧烤煎炸之品烧烤、煎炸食物。
4.忌刺激性强的调味品咖喱粉、胡椒粉、鲜辣粉都具有强烈的刺激性,对呼吸道粘膜不利,使之干燥、痉挛,引起鼻塞、呛咳等症,加重病人的症状。故感冒患者,不宜食之。
5.忌海鱼、柿子、烟、酒等。
6.忌饮食不节,饮食不节会使感冒迁延难治。
7.风寒感冒忌食生冷瓜果及冷饮。
流行性感冒后
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?
1.选择容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菜汤、稀粥、蛋汤、蛋羹、牛奶等。
2.饮食宜清淡少油腻,既满足营养的需要,又能增进食欲。可供给白米粥、小米粥、小豆粥、以清淡为宜。
3.保证水分的供给以促进胃液分泌,增进食欲。
4.可适当食含C、E等多种维生素预防感冒的发生。
5.饮食宜少量多餐。如退烧食欲较好后,可改为半流质饮食,如面片汤、清鸡汤龙须面、小馄饨、菜泥粥,肉松粥、肝泥粥、蛋花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