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扩散周知】 这些虫子夏季要小心,被咬了可能会致命!
夏天到了,公园草地、树丛、花田中,很可能藏有一种肉眼难以发现的虫子,这些虫子有可能是一种致命虫子!大家都要小心!


关于蜱虫,这些一定要知道

请输入

近年来,因被蜱虫叮咬致死致残的报道屡见不鲜,2019 年 5 月 19 日,安徽合肥安医大第二附属医院,出现 3 例被蜱虫叮咬后死亡的病例。2018 年 7 月,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报道了江苏一家三人被蜱虫叮咬后,两人丧命的悲剧。
蜱虫又名草爬子、壁虱、狗憋、牛憋子等。蜱虫本身是没有什么毒性的,真正有危险的是其携带的病菌。 蜱虫可传播多种疾病,如森林脑炎、出血热、Q热、蜱媒斑疹热、无形体病、巴贝斯虫、莱姆病等。最严重的是被叮咬后可能导致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,死亡率可达 15%。 蜱虫叮咬时,疼痛感和痒感不明显,所以人体经常感受不到。之后有的患者会出现伤口红肿现象,伴有发热、头痛、腹痛、呕吐、浑身肌肉酸痛等症状。
蜱虫咬了人之后,不容易弄掉,它会将自己的整个头部埋入人体皮肤下吸血,此时伤口看起来会像一颗黑痣。但是,只要仔细观察就会看见蜱虫的足。 因此,如果哪天发现自己或者家人莫名其妙身上突然多出「黑痣」,一定要警惕是否为蜱虫。
被蜱虫咬伤后这样处理

请输入



(图片来源:新闻截图)
在我国,从 4 月到 10 月都是蜱虫的活跃时间。 万一被蜱虫咬了,不要生拉硬拽,也不要直接捏爆它,这样很容易将其头部留在皮肤内,也会刺激蜱虫分泌更多的携带病原体的毒液,增加感染风险。
正确的处理方法是:
①用酒精涂在蜱身上,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;
②用尖头镊子夹住蜱虫身体与头部连接的地方垂直向上取出;
③取出蜱虫后,将蜱虫保存在瓶子里;
④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皮肤的消毒处理;
⑤如有不适,及时就医,并将留有蜱虫的瓶子交给专业医生鉴定。
夏天到了,还有这些虫子要当心


除了蜱虫,夏天还有不少虫子要防!
恙虫
恙虫病潜伏期 4 - 21 天,多急性起病。 初期被叮咬处出现红色丘疹,继而形成水疱、黑褐色焦痂。主要分布在腋下、乳房下、会阴部、后背等隐秘位置。
恙虫病首发症状是高热,除了眼睛红,还会出现皮肤红肿、四肢麻痹、恶心嗜睡等。当病情严重时,会导致肝脾大,心、肾等多脏器衰竭,甚至引起死亡。 所以,一旦发现恙虫病的疑似症状,一定要及时就医。
隐翅虫
隐翅虫分泌的毒液与人的皮肤接触,会导致皮肤疼痛灼痒,出现密集丘疹、水疱及小脓包,甚至溃烂。 在室外遇到隐翅虫停留皮肤时,不要用手直接拍打,应该把它弹走或者吹跑。
蚊子
夏天降雨多,带来积水,容易滋生蚊子。蚊子叮咬留下的伤口红肿、痒、痛,十分难受,甚至会传染登革热、疟疾、脑炎等。 因此,我们平时要多注意清除家中积水,遏制蚊虫滋生,预防登革热。
夏天防蚊虫,中医有妙招
室内熏艾


艾草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是我国传统中医常用的中草药。艾蒿具有特殊的馨香味,做成馨香枕头,有安神帮助睡眠解乏的功效。艾蒿叶熬成汁,然后对洗澡水稀释沐浴,可消除夏天身上长的小红疙瘩。夏天熏艾草还可以驱蚊蝇、灭菌消毒,预防疾病,只不过现代人因为住在楼房里讲究卫生,熏艾草的现象越来越少见了。
艾草水驱蚊
艾叶具有杀菌、防虫的作用,将其煮成艾草水,用来洗澡或者涂抹到身上,能起到类似于驱蚊水的效果;或是将艾草、菖蒲加水煮泡,用来给全屋拖地,也能起到一定的驱虫之效。
外出佩戴驱蚊包
纯中草药驱蚊包,睡觉时挂在床边,白天挂在身上或者包包上,随身携带。 中药香囊一般 7 - 10 天更换一次,更换下来的内料不要随意丢弃,可以放在碟子或者其他容器上燃烧,使香气释放完全,以物尽其用。中药驱蚊包相对比较安全,没有太大的刺激性,味道也比较好,另外中药驱蚊包含有安神的作用,可以帮助促进睡眠。
【免责声明:我们尊重原创、注重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】